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61节(1 / 2)





  这时李乐乐也走了出去,大声说道:“没想到现在京里一个税务局主任,能要人生就生,要人死就死,四条人命,在你眼里就不算什么,走,我们去报公安,顺便打电话给村里的人,告诉村里人,如果我们没有回去,就来找蔡钟桦,给村人蔡钟桦的工作和住处地址,免得过几天之后,我们莫名其妙地在京城被杀害,无缘无故就消失了。”

  李强三人不知道蔡钟桦讲的是真是假,但是李乐更知道蔡钟桦只是虚张声势,看来这个蔡钟桦是不愿意好好谈判了,现在只好用与论的力量给蔡钟桦施压了。

  李强和李铁牛赶紧跟了出来,两人都冒了一身冷汗,他们只是想讨个公道,没想到对方这么狠,竟然想要他们四人的命,李乐乐说的对,还是打个电话回村子交代蔡钟桦的资料,免得不知不觉中就被灭口。

  “等等,别走啊!误会,误会啊!”韩戴礼这下子紧张了,没想到岳父帮他出面,会有这样的结果。

  李乐乐四人不顾不管地走掉,根本不愿意跟蔡钟桦好好谈话,还是先回去想想下一步该怎么走吧?

  四人回杜家老宅之后,李乐乐让李强三人回房间商量,看看他们想怎么处理这件事情,想要多少补偿,就转头去处理自己的工作。

  保姆把今天收到的信拿给李乐乐,李乐乐翻了翻信件,竟然有大哥李卫国的来信,李乐乐开心地打开信件。

  李卫国报了平安,李家人现在状况都很好,老二李秀丽已经买了房子,本来打算买楼房,但是听了李乐乐建议之后,买了个小三合院,而且原本的老屋也没有出售,按照李乐乐建议,把老房子出租了。

  李乐乐看到信里的消息,为老二李秀丽感到高兴,有了三合院,以后李秀丽生活品质会好上许多,未来如果遇到困难,卖掉三合院又可以得到一大笔现金,李秀丽生活算是有了一些保障,李乐乐继续往下看….

  大哥李卫国和老三李卫强大学即将毕业,毕业之后,学校会把他们分配回以前的机械厂,虽然工厂一样,但是他们的职级会比考上大学之前上调一级,手下也能带领更多的工人,可是两个哥哥有点犹豫,他们想自己创业。

  改革开放了几年,创业的浪潮已经从南方慢慢地蔓延到全国,他们想自己成立人力三轮车工厂,现在他们那里买自行车,表面上还是要票券,私底下费些功夫寻找,已经可以不用票券就买到自行车。

  目前市面上自行车供应量并不大,李卫国两人觉得一般自行车现在还是供不应求,但是人力三轮车不但平时可以当自行车骑,需要时可以载货或载客,比一般自行车好上太多,他们觉得这样的商品会更有市场。

  两人希望李乐乐有闲钱的话,可以投资,不然想请妹妹介绍他们办理银行贷款…

  第73章 六零年代小媳妇73

  李乐乐在书房写著自己的毕业报告,她本来请了几天假想带李强三人在京城游玩,不过因为李彩华态度不佳,李乐乐就打消了这个念头,刚好趁著这几天请假时间,赶完毕业报告,之后晚上时间就能拿来跟几个孩子相处,而不用焦头烂耳地赶报告。

  李强几人在房间里讨论了一会儿,连李彩华都愿意放弃韩戴礼了,只希望能拿到合理的赔偿,然后赶快回乡下,他们害怕夜长梦多,韩戴礼现任岳父真的会使出什么手段,就算不是让他们就此消失,也应该有办法对他们这些人生地不熟的外乡人…

  李强几人商量结束,跟保姆说了要找李乐乐,李乐乐这才从自己的报告中回过神来,本来她是想建议李强几人多要一些赔偿,可是看这两天的状况,她还是不要多嘴,让这些人自己做决定,情况不对的时候,再上前帮上一把就好了。

  “决定好要怎么做了吗?”李乐乐到了客厅,开门见山地询问三人。

  “韩戴礼的人我们不要了,我们就要一些金钱上的补偿。”李强回答。

  李乐乐看向李彩华,询问李强:“李彩华也是一样的意见吗?”

  别等他们谈好补偿的金额后,李彩华又改变了主意。

  “是的,要钱,不要人了!”李彩华回答。

  她吓到了,她明白到,韩戴礼现在过上了好日子,也不会再回自己家乡那样的穷乡僻壤,李彩华害怕继续纠缠下去,韩戴礼的岳父会对她这个前妻做些什么,虽然还是很不甘心,因此一定要狠狠要一笔补偿。

  “商量好要跟对方要多少金额了吗?”李乐乐继续问。

  “就一千二百块钱吧,每个月两个孩子十块钱的养育费,一次要十年的金额。”李强决定道。

  每个月十块钱不多,但是一次掏出一千两百块就是一笔大金额了,如果这笔钱放在定存,女儿每个月就有4块钱的利息补贴,还不用动到本金,在乡下生活,米、蛋、菜...都不用钱,就算供两个孩子读书,读到初中一个月只需开销七、八块钱。

  “那我打电话把蔡家的人约出来,在国营饭店的包厢谈判?”李乐乐询问。

  “好,就约明天吧!免得夜长梦多。”李强几人想尽快拿到钱,尽快回去,经过了今天早上那一幕,他们深深知道,自己几个人生地不熟的乡下人,还是拿到钱就赶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比较保险。

  李乐乐帮李强三人约好蔡家,就把李强三人丢下随便他们要待在杜家,还是自己出去走动,她又继续回书房赶起毕业告告。

  白天时,李乐乐看了自家大哥的信件,非常开心,自己哥哥也要创业了,当时她想立刻打电话给李卫国亲自沟通,又想起来白天李卫国应该还在学校,只好等晚上李卫国回家之后,再打电话到大哥家附近的小卖部。

  晚上,吃完晚饭之后,李乐乐打电话给李卫国。

  她觉得自己哥哥们真有脑筋,这个时期如果成立自行车工厂,就已经是很赚钱的主意,毕竟票券制度还没有完全取消,自行车在市场上有很大的需求,而人力三轮车,更是比自行车更好的商品,不但平时可以当交通工具,需要的时候,可以用来载客或载货,这是个需求更大、更加有远景的商品。

  “乐乐,你收到信了吗?”接到妹妹电话,李卫国知道自家妹妹收到信了,李卫国有点忐忑,不知道妹妹怎么看待这个计画。

  “哥,你们的主意很好,你们在机械厂待了那么久,又在大学读了机械系,做人力三轮车对你们来说太简单了,不过有材料的进货来源吗?”李乐乐询问,这项商品对哥哥们来说非常简单,难得是材料的进货来源。

  “我们系上有一个同学,知道怎么从南方拿到材料的货源。”因为知道这个消息,李卫国才会想要创业。

  “哥,你们预计工厂要投入多少钱?”

  “一开始先成立一个小作坊,挖几个以前机械厂的学徒,再招几个新人,一开始先不用做大,就是一个十几人的小作坊,等销量上去了再扩大成工厂,这样应该五千块钱就够了吧?”因为资本不够,因为经验不够,李卫国想从小规模开始。

  李乐乐思考了一下,觉得规模太小了,不过一开始确实稳扎稳打比较适合。

  “哥,我觉得工厂一开始可以只聘十几个人,但工厂的土地一定要买大一点,以后才有扩张产能的空间,而且,我建议你和二哥亲自跑一趟南方,看看材料供应的厂商,也看看现在南方有没有生产人力三轮车的机台。”顺便见识一下南方的进步和改革开始后的繁荣,这对哥哥们的视野、创业会有帮助。

  “可是这样一来,要花预算就变多了?”李卫国也知道这样做比较好,但是李卫国原本盘算,五千块的资本,他们兄弟姐妹几人筹一筹,基本上可以凑足,可是依照李乐乐的想法,就得想办法弄到更多钱了。

  “大哥,你们先抽空去南方考察,我这里还有些钱,不够的话,再想法子办贷款。”李乐乐觉得工厂一开始规模小不打紧,但是厂房、设备可不能没有长远的规划。

  “好,不然我就先和老三去南方看看。”李卫国下定决心,妹妹一向很有本事,既然妹妹说有办法,那就一定有办法解决,不如他们先去南方一趟。

  李乐乐挂完电话之后,开始计算自己的财产,她目前手头现金不多,只有三千块钱,不过她可以再卖一些黄金,也可以把几年前从婆婆陈欢欢手上买的三合院拿去银行抵押借款,再不行,就只能卖些手边的翡翠或玉了…

  隔天到了和蔡家约定的时间,李乐乐四人到了约好的饭店。

  “上去谈吧!我已经定好包厢。”蔡钟桦说著,昨天真是丢脸丢大发了。

  昨天早上的事件过后,邻居都对他们家指指点点的,他没想到这几个乡下人不但不畏手畏脚,竟然还敢立即把事情爆发出去,看来这件事如果不处理好,现在已经不是他女婿重婚的问题,而是他事业生涯的问题。

  几人进了包厢之后,蔡钟桦开门见山地说:“我知道韩戴礼不应该抛下乡下的妻儿不管,不过他现在已经结婚,也领了婚证,根本不可能回乡下了。”